我們緊跟黨和國家需要,積極貢獻經濟價值、踐行國家戰略、提升社會福祉,致力于平衡好經濟、政治和社會三種屬性,創造經濟、政治、社會綜合價值;致力于平衡好多種角色,堅守主責,持續增強企業核心功能、提高核心競爭力,發揮綜合價值,以加快建設華潤特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世界—流企業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本章涉及的 HKEX ESG 指標:B7.2 B7.3
SDGs回應
2023年承諾![]() |
2023年踐諾![]() |
2024年承諾![]() |
堅持嚴的基調,將紅線、底線要求一穿到底、常抓不懈,從根本上杜絕“靠企吃企”現象,從根本上遏制投資管理的風險漏洞,從根本上解決商業銷售、工程建設、招標采購、投資并購、授信放貸等重點領域及關鍵環節腐敗問題,從根本上防范微腐敗和基層“蠅貪”現象。 |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推進。一體推進華潤特色“三不”機制建設,持之以恒糾治“四風”,持續完善“大監督”工作體系,著力推動靠企吃企、境外腐敗等專項整治工作,高質量推進內部巡視巡察全覆蓋,釋放“越往后越嚴”的強烈信號。優質高效辦理巡視組移交的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,嚴查快辦一批大案要案,并加大典型案例通報力度,形成強大震懾效應。 |
要以認真落實中央巡視整改為契機,著力查找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,舉一反三、標本兼治。在集中整改期之后,要持續推進常態化整改,把抓整改融入日常工作、融入深化改革、融入全面從嚴治黨、融入班子隊伍建設。 |
努力實現國資委對2023年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的優化調整,將“兩利四率”調整為“一利五率”,總體目標為“一增一穩四提升”。 | 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890億元、利潤總額880億元,均穩居中央企業前列,分別增幅8.6%、5.3%,高于中央企業整體增幅。全年經營性現金流大幅優于預算,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3.7%,“一利五率”和考核指標基本達成國資委要求,發展質量持續向好。 | 一利穩定增長,五率持續優化。即企業效益穩步提升,利潤總額、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協同增長,力爭與國民經濟增長同步;凈資產收益率、全員勞動生產率、營業現金比率同比改善,研發投入強度和科技產出效率持續提高,整體資產負債率保持穩定。 |
圍繞兩個方向擴大有效投資。有效提升大消費、大健康和科技及新興產業投資額的占比。大國民生領域的投資,要重點關注質量效益;大國重器領域的投資,要重點關注核心競爭力的打造。 | 2023年集團大力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,圍繞集成電路、生物技術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戰新領域加快投資步伐,戰新產業投資完成額同比提升超過20%,戰新投資和營收占比顯著提高。 |
聚焦國家戰略,堅定不移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;聚焦企業所需,加大力度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。 |
在加快投資的同時,要加大退的力度,圍繞結構優化,制定資產處置管理辦法,建立退出標準,完善工作機制,加快“兩非兩資”業務出清,加強立項項目的督導考核 | 2023年度,集團共召開3次瘦身健體委員會,研究“兩非”和轉型重塑業務的梳理情況,集團“兩非”業務 10 項,均已制定包含時間表、責任人的退出方案,其中大多數“兩非”業務已開展實質性退出工作;集團轉型重塑業務15項,均已制定包含業務定位、優化方向和具體舉措的優化方案。 |
要全力打造產業退出能力,明確量化指標,制定“兩非”業務清單,落實剛性退出要求,充分發揮華潤資產功能作用,推動集團“兩非”退出工作在年內實現實質性突破。要加大虧損企業治理統籌力度,強化跟蹤督導和專項考核評價,力爭圓滿完成國資委管控要求。 |
加快智慧華潤戰略,推進產業數字化、數字產業化、數據要素化,積極參與數字經濟發展,依托數智化建設加快效率提升、成本降低 | 集團加速數字技術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,基本達到預期目標。集團整體關鍵業務環節數字化覆蓋度達到 50.8%,較“十四五”初期提升超過20個百分點。 |
要積極推進數字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低碳化,向更高價值環節突破。 |
加強集團戰略協同與區域發展信息庫建設,積極配合有資源需求的企業爭取政府資源。資源獲取和協同發展中,要以市場化為原則,通過互利共贏的商業模式,實現內部協同。 | 不斷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聯系,著力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工作進入到組織健全、機制成熟的良性發展軌道,一批重大項目在“1+6”區域落地實施,為推進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展構建了更廣闊的空間和發展機會,集團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能力持續提升。 |
要充分發揮集團“1+6”區域工作組平臺作用,加強集團在各區域層面橫向連接,及時聯動,實現有效協同。 |